关键词 |
吉林石墨电极焙品,生产石墨电极焙品,石墨电极焙品费用,石墨电极焙品价格 |
面向地区 |
全国 |
石墨电极,主要以石油焦、针状焦为原料,煤沥青作结合剂,经煅烧、配料、混捏、压型、焙烧、石墨化、机加工而制成,是在电弧炉中以电弧形式释放电能对炉料进行加热熔化的导体,根据其质量指标高低,可分为普通功率、高功率和功率。
煅烧:什么是煅烧?什么原料需要煅烧?
在孤立空气条件下高温(1200≤1500°C)热处理炭原料的过程称为煅烧。煅烧是炭素生产中的道热处理工艺。煅烧使各种含碳原料的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无烟煤和石油焦都含有一定量的挥发分,需要煅烧。沥青质焦炭和冶金焦炭的结焦温度相对较高(1000℃以上),相当于碳化厂煅烧炉的温度。它不能再煅烧,只需要干燥水分。但如果在煅烧前将沥青焦和石油焦混合,则应与石油焦一起送至煅烧炉。天然石墨和炭黑不需要煅烧。
石墨电极是一种耐高温的石墨导电材料,是指以石油焦、沥青焦为骨料,煤沥青为黏结剂,经过原料煅烧、破碎磨粉、配料、混捏、成型、焙烧、浸渍、石墨化和机械加工而制成的一种耐高温石墨质导电材料,称为人造石墨电极(简称石墨电极),以区别于采用天然石墨为原料制备的天然石墨电极。石墨电极可传导电流及发电,从而熔化高炉中的废铁或其他原材料以生产钢铁及其他金属产品,主要用于钢铁生产。石墨电极是一种电阻率低并耐受电弧炉内热梯度的材料。石墨电极生产的主要特点是生产周期较长(通常持续三至五个月)、电能消耗大及生产工艺流程复杂。
生产特点:生产周期长、能源消耗较高、生产工序多的,所需炭质原料石油焦和煤沥青等为炼油企业和煤化工企业生产加工副产品,原料的质量及其稳定性难以得到充分的保障,尤其是高功率和功率石墨电极生产用针状焦、改质电极沥青和低喹啉不溶物含量浸渍剂沥青,急需我国石油和煤化工加工企业的重视和积极配合。
浸渍的工艺流程及相关技术参数是:焙烧坯——表面清理——预热(260-380℃,6-10小时)——装入浸渍罐——抽真空(8-9KPa,40-50min)——注沥青(180-200℃)——加压(1.2-1.5MPa,3-4小时)——返沥青——冷却(罐内或罐外)
石墨电极加工分为电极本体和接头两个立加工过程。
本体加工包括镗孔与粗平端面、车外圆与精平端面和铣螺纹3道工序,圆锥形接头的加工可分为6道工序:切断、平端面、车锥面、铣螺纹、钻孔安栓和开槽。
电极接头连接方式:圆锥形接头连接(一吋三扣和一吋四扣)、圆柱形接头连接、凹凸连接(公母扣连接)
加工精度的控制:螺纹锥度偏差、螺纹螺距、接头(孔)大径偏差、接头孔同轴度、接头孔垂直度、电极端面平整度、接头四点偏差等。用环规和板规等检查。
成品电极的检查:精度、重量、长度、直径、体积密度、电阻率、预装配合精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