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
锂电池镍钴锰三元材料回收 |
面向地区 |
全国 |
原材料钴锂价格低位反弹,原料库存涨价改善业务盈利。19 年 7 月国内金属钴 达到底部 22-23 万元/吨, 随后在 22-30 万元/吨之间震荡。目前国内钴价 26-27 万元/吨,Q3 开始行业需求逐季增长,我们预计 2021 年 Q2-Q3 行业短期需求高峰优化行业供需格局,钴价 21 年有望上涨至 40 万元/吨。正极采用成本加成计 价,价格随原材料上下浮动,钴、锂矿上涨带来的材料企业原料库存涨价,将改 善正极业务盈利
动力电池装机量稳定增长。2020年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累计达64.1GWh,同比增 长3%,整体来看呈正增长态势。2020上半年受影响,下游新能源汽车销量下 滑使得动力电池装机量出现下降。下半年国内新能源市场恢复超预期,加之新车 型于下半年集中发布,带动了消费者购车热情,使得国内全年新能车销量超135 万辆。分车型来看,2020年纯电动车型累计装机量达59.5GWh,占总装机量的 92.82%;插电混动车型累计装机量达4.5GWh,占总装机量的7.04%;燃料电池车 型累计装机量达90.2MWh,占总装机量的0.14%
,汽车产业初步实现电动化转型,智 能网联汽车技术产生一系列原创性科技成果;2017 年出台《汽车产业中长期发 展规划》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进一步指明了前路和目标,包括继续完善创新体系, 加强核心技术攻关能力,突破领域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提升质量打造本 土国际企业等;2020 年国常会通过《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引导 新能源汽车产业有序发展,推动建立全国统一市场,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市场竞争力
补贴政策额度收紧,技术标准要求渐高。从 2009 年开始新能源汽车推广试点以 来,我国接连推行补贴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快速、稳定、健康的发展,此后并不 断对补贴政策进行调整。总体来看,国家坚持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优胜劣汰,淘汰落后产能,支持快速发展。补贴政策呈现额度收紧,技术标准要求逐 渐提高,更加注重安全性的长久趋势
正极材料出货量快速增长,三元高镍化势不可挡
受益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高速增长,锂电正极出货量快速增长。2020 年中国 正极材料出货量为 51 万吨,同比增长 27%。从增长驱动力来看,带动全年正极 材料出货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有:1)尽管上半年需求低迷,但在年中一系列政策 驱动下,下半年市场快速回暖,三、四季度正极材料出货量同比增长均超 30%, 带动全年出货量增长;2)在补贴刺激以及碳积分压力下,欧洲新能源汽车年销 量增长超过 ,拉动 LG、宁德时代、SKI、SDI 等海外电池企业出货提升,进而带动国内正极材料出货量的增长;3)2020 年储能与小动力等细分市场整体增 长幅度超 50%,带动上游电池以及正极材料需求量提升
下游正极企业(如当升、长远锂科)逐步加 大自身对前驱体的产能布局,更好的把握对正极材料品质的掌控,前驱体配制也 是研发的主要发力点。专职企业(如中伟、邦普)具备更好的客户视野和技术积 累,如中伟股份已全面进入包括 LG 化学、特斯拉、宁德时代、比亚迪、三星 SDI、 ATL 在内的全球锂离子电池产业链,产品储备已覆盖全球主流电池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