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Q355DH型钢主要用于制造建筑结构、桥梁、船舶、机械设备等工程项目中需要强度和耐候性要求较高的构件。其具有优良的强度、耐候性和焊接性能,可以满足各种复杂工程环境下的使用要求。
EH型钢是一种常见的耐磨合金结构钢,通常用于制造工程机械和采矿设备的零部件,例如挖掘机的斗齿、推土机的刀口等。它具有良好的耐磨性、抗冲击性和疲劳强度,能够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下长时间使用。EH型钢还常用于制造轨道交通设备、冶金设备、港口机械等需要高强度和耐磨性的机械部件。
Q355EH型钢是一种的高强度低合金结构钢,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耐磨性。其切削性能主要取决于其化学成分、热处理工艺和微观组织等因素。
一般来说,Q355EH型钢由于其高强度和硬度,切削性能会相对较差,需要选择合适的切削工艺和刀具来进行加工。常见的切削工艺包括车削、铣削、钻削等,需要根据具体的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切削参数和刀具。
此外,Q355EH型钢通常需要进行热处理工艺来提高其切削性能,例如淬火、回火等处理,以获得更好的切削表现。
总的来说,对于Q355EH型钢的切削加工,需要选用适当的切削工艺和刀具,并结合合适的热处理工艺,才能获得理想的加工效果。
C:0.12-0.18%
Si:0.15-0.35%
Mn:0.40-0.70%
P:≤0.030%
S:≤0.030%
Cr:≤0.25%
Ni:≤0.30%
Cu:≤0.20%
D材质通常是指各种金属材料的一种分类,常见的有D2、D3、D4等等。这些材质通常用于制造刀具、模具、机械零件等工业产品,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耐冲击性和硬度,适用于在高温、高压等恶劣环境下工作的场合。D材质还可以经过热处理等工艺来提高其机械性能,使其更适用于各种特定的工程应用。
H 型钢的生产技术发展史
国外发展情况
早期控轧技术的应用 早期一些国家如比利时,瑞典等国的钢铁厂采用控轧来代替常化处理,解决了钢的脆断性问题,这确立了控冷技术的原始技术。以后随着控冷技术的发展,60 年代采用控轧控冷解决了含 Nb 钢 VTs 偏高的问题。1
20 世纪 60 年代上半期 日本新日铁为在提高韧性的同时保持良好的焊接性能,采用了微合金化加上控轧控冷的措施。1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 卢森堡的阿尔贝德在开发低温高冲击韧性钢中也取得了较大的成功,采用了 TM-SC 工艺(控轧-局部冷却工艺)开发出的低温高冲击韧性钢,在轧后采用了 QST 工艺(淬火自回火)。通过对钢材的微合金化处理,结合采用 TM-SC 工艺和 QST 工艺,产出了传统工艺无法获得的高韧性高强度的产品,同时保持了其良好的焊接性能。为克服普通的 TM 热轧工艺在轧制 H 型钢的缺点,卢森堡的阿尔贝德公司与其它公司合作开发了 TM-SC 工艺,生产的产品截面的性能均匀,提高了轧机的生产效率。可以看出这个局部冷却工艺与 H 型钢翼缘冷却工艺几乎是相同的。目前世界上 H 型钢控冷技术以卢森堡的阿尔贝德公司为代表,开发了 H 型 TM-SC 轧制技术和 QST 控冷技术,代表了目前 H 型钢生产及控冷技术的高水平。1
国内发展情况
20 世纪 60 年代初 我国在控制冷却和钢材形变热处理工艺方面己经起步,取得初步的成果。70 年代初,控冷技术先后被列为"六五"、"七五""八五"科攻关项目,有关大专、科研院所及生产厂家,结合常用钢种和国内的控冷技件,在控冷技术的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另外还在重钢五厂等建成了国内条特点的控冷生产实验线。1
1991 年 12 月 马钢在改造了 630 轧机试轧后,成功地轧制了 200mm 以下 H 型钢,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批量生产。1
1992 年 6 月 马钢向外商提出了钢轧机的项目询价书,终德国曼内斯曼德马格萨公司(MPs)中标。这是我国投兴建的条轧机生产线。至 1998 年又引进建成我国条热轧腰 200 - 700mm 的 H 型钢生产线,该厂的设备是从德国和美国引进的,是我国目前产 H 型钢装备水平好、自动化程度高的生产线。我国鞍山轧钢厂于年从美国内陆钢铁公司引进了一套 H 型钢二手生产设备,该生产线设置了控山科技大学硕士论文章课题综述,可以在成品孔出口辊道上进行强化喷水冷却,同时在冷床入口侧设有立冷翻装置